近期A股市場波動加劇,資金風險偏好顯著分化。
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報預告密集披露,業(yè)績高增長標的成為機構布局焦點,部分細分領域龍頭獲公募基金大舉加倉。與此同時,防御屬性突出的紅利資產、消費板塊及政策受益方向再度受到資金關注,折射出機構在震蕩市中的策略切換。
有基金公司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近期建議關注政策支持、估值偏低的內需方向,以及紅利板塊在關稅政策不確定下的投資價值。
資金搶籌這些“業(yè)績王”
近期市場大幅波動下跌,4月8日利民股份、英聯(lián)股份、孩子王、中國中車、晨光生物等多只業(yè)績高增股均收獲漲停,資金搶籌跡象明顯。
從預告凈利潤增幅來看,廣大特材預計凈利潤增幅最高。公司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增幅中值為1504.79%;利民股份、泰凌微預計凈利潤同比增幅中值分別為1395.38%、894.00%。
主營農藥(獸藥)原料藥及制劑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的利民股份,預計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985.99%—1199.85%,報告期內,公司主導產品價格上漲和銷量增加帶來利潤增長。
英聯(lián)股份的業(yè)務主要包括傳統(tǒng)金屬包裝制品和新興復合箔材兩大板塊。公司發(fā)布的最新業(yè)績預告顯示,預計首季實現(xiàn)凈利潤750萬—1100萬元,凈利潤同比增長459.28%—720.28%。
英聯(lián)股份表示,市場拓展成效顯現(xiàn),快消品金屬包裝板塊易開蓋產品營業(yè)收入規(guī)模提升,部分易開蓋產品毛利上升改善經營業(yè)績,還有本期確認增值稅加計抵減損益對本期凈利產生正面影響。
展望后市,華南某公募基金人士認為,業(yè)績確定性仍是選股的核心變量,具備技術壁壘或政策紅利的細分領域龍頭,有望在震蕩市中走出獨立行情。
基金加倉業(yè)績高增股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公司的年報季報發(fā)現(xiàn),有多位基金經理加倉了英聯(lián)股份,相對去年三季度,沒有一只公募產品持有英聯(lián)股份,但2024年末數(shù)據顯示,共有11家公募基金新進英聯(lián)股份,合計持股158.15萬股,占流通股比例僅0.6153%,持股市值約1300萬元。
具體來看,交銀施羅德基金黃鼎管理的交銀定期支付雙息平衡、交銀啟嘉A分別新進94.10萬股和19.55萬股,華泰柏瑞基金柳軍、李沐陽管理的中證2000ETF新進34.29萬股。
另外一只業(yè)績高增股利民股份的年報顯示,2024年三季度僅有易方達兩只基金持倉該公司,但到了年末,已經有59只公募基金合計持有639.3759萬股,其中就包括招商基金王平管理的招商量化精選A、平安基金王博管理的平安均衡優(yōu)選1年持有C等產品。
也有基金經理可能基于估值保護進行減倉操作,利民股份是易方達基金經理楊宗昌長期青睞的標的,2022年開始,楊宗昌管理的易方達供給改革、易方達新絲路就開始買入利民股份,持股數(shù)量一度達到1744.08萬股,并在2023年加倉至1988.15萬股,去年三季度開始陸續(xù)賣出該股,到了四季度,機構持倉中已經沒有了楊宗昌在管基金的身影。
楊宗昌在管易方達供給改革期間,該基金股票倉位長期維持80%以上,前十大重倉股集中度超60%,風格偏“高倉位+高集中度+低換手”。利民股份的波段操作反映其對周期股“左側布局、右側兌現(xiàn)”的思路。2024年下半年,楊宗昌調整行業(yè)配置,降低化工、汽車零部件倉位,比如華陽集團、文燦股份減持超30%,倉位明顯轉向電子、傳媒等成長板塊。
基金公司:關注內需方向,紅利資產有望占優(yōu)
近期,市場謹慎情緒攀升導致資金更加偏好防御性資產,對個股業(yè)績的確定性表現(xiàn)更加關注。
在投資選擇上,華寶基金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配置上“以我為主、以內為主”,重視內需支撐+政策預期的大金融地產鏈、新消費、央企重組等三大權重股方向。一是大金融地產鏈:券商受益股市向上與央國企合并,股份行受益地產改善+補漲,地產后周期需求在二手成交修復后傳導,家居、家電、家裝受益補貼政策;二是新消費:健康消費(紡織服裝/食品飲料)、IP消費(潮玩/傳媒)、悅己消費(彩妝/首飾)、科技消費(消費電子等);三是央企重組:重點關注軍工、能源、電子信息、重裝設備等。
金鷹基金表示,短期建議關注政策支持、估值偏低的內需方向,以及紅利板塊在關稅政策不確定下的投資價值。關稅博弈不斷升級,市場短期避險情緒加重,涉美貿易占比相對較低的紅利資產有望占優(yōu);此外,專項債、特別國債、特殊再融資債的逆周期調節(jié)力度有望持續(xù)加碼,關注公用事業(yè)板塊。消費板塊及內需導向性資產的重要性進一步顯現(xiàn),“兩新”政策也有望持續(xù)擴圍。
摩根資產管理同樣認為,可關注部分行業(yè)在風險規(guī)避下可能出現(xiàn)的錯殺機會,包括部分供應鏈全球無備份且下游利潤率高,有較高議價空間的行業(yè)(如鋰電、高端消費電子等);產業(yè)邏輯下資本支出預期不受影響、需求難以證偽的新興產業(yè)(如AI相關、機器人等);銀行、煤炭,以及紅利等具備一定防御屬性的板塊,或是平抑波動的較好選項。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