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發(fā)力顯效,廣東經濟延續(xù)回升向好態(tài)勢。4月22日,廣東省統(tǒng)計局發(fā)布一季度經濟數(shù)據(jù)顯示,一季度,廣東實現(xiàn)地區(qū)生產總值33525.5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1%。
作為外貿大省,穩(wěn)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對推動全省經濟回升向好至關重要。據(jù)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tǒng)計,今年一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2.14萬億元,較去年同期(下同)增長4.2%,增速高于全國2.9個百分點。
從貿易合作伙伴來看,一季度東盟繼續(xù)保持廣東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廣東對東盟進出口3494.3億元,同比增長6.9%,占廣東進出口總值的16.3%,拉動廣東整體進出口增長1.1個百分點。
盡管關稅問題讓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大增,第137屆廣交會依然萬商云集,成績斐然。在廣交會上,不少參展商向記者表示,今年會是深耕東南亞市場的好年。
資料圖片
出海主陣地
“今年廣交會來的外國人格外多”,是不少參展商的共同感受。每每走到廣交會展館的出入口,總有不少駐足拍照的外國參展商。在他們手機的取景框里,人頭攢動、人流如織的大場面是值得打卡留念的一刻。
走進家電區(qū)的海爾電器展位,一撥又一撥的采購商前來詢問產品詳情,但東南亞客人比例并不大?!皝戆菰L的東南亞采購商是老客戶多,主要是來看有沒有新產品上線的,但很多東南亞客商想了解或者采購海爾的產品,直接在當?shù)鼐湍苷业轿覀兊霓k公室了,不一定要過來廣交會?!爆F(xiàn)場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
換言之,在國內“國民度”頗高的海爾,已經深度打入東南亞。財報顯示,海爾2024年東南亞營收66億元,同比增長14.8%。
海爾另一位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海爾在東南亞的布局已經比較廣泛,目前主要聚焦于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這五個市場,泰國這幾年的增速尤為迅猛,最新的泰國gfk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5年2月份,海爾白電冰洗空整體份額14%,為泰國行業(yè)第一。在越南和印尼,海爾則主要通過收購日系品牌AQUA的方式在當?shù)財U張。
家電之外,在新能源、汽配等賽道,東南亞儼然成為必爭之地。
“東南亞的整體市場增長是非常快的,這兩年我們在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緬甸這些國家的出口表現(xiàn)都很好?!卞\浪科技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實際上,錦浪科技所做的主要是光伏系統(tǒng)中的逆變器,其作用就是將太陽能發(fā)電產生的直流電轉換為可并入電網(wǎng)的交流電。和中國光伏制霸全球的敘事相呼應,錦浪現(xiàn)在是全球第三大逆變器制造商。
光儲產業(yè)在東南亞的爆發(fā),不是偶然。錦浪相關負責人講述,緬甸在不少人印象中經濟發(fā)展水平不高,但實際上卻是東南亞最大的儲能市場,因為緬甸缺電非常嚴重,儲能也就成為剛需。而放眼整個東南亞地區(qū),電價上漲是一種普遍趨勢,但中國無論是光伏組件、逆變器,還是儲能電池,隨著整體產業(yè)鏈的成熟,成本下降的速度很快,光伏發(fā)電的度電成本(6~7美分)已經低于傳統(tǒng)能源(9~11美分)了,對很多東南亞家庭和工廠來說,光伏儲電就成為比電網(wǎng)取電更經濟的方案。
此外,東南亞國家也有政策利好。該位負責人提及,東南亞很多國家制定了清潔能源規(guī)劃,釋放了不小的市場需求。比如馬來西亞的增長很平穩(wěn),政府每年都會更新可再生能源裝機目標,預計未來3~5年地面電站都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越南在新版《國家電力發(fā)展規(guī)劃》(PDP8)里大大提高了清潔能源占比,公司預計今年越南裝機量對比去年會有一倍的增長。
華勁車軸是一家總部在廣州的掛車專用零部件供應商,其東南亞銷售經理喬亨通,這幾年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同行打入東南亞市場,“在東南亞,我們最主要的競爭對手都來自國內,因為車軸這些汽配還是有很多工藝要求的,中國的技術工業(yè)更加成熟,也有原材料優(yōu)勢,所以東南亞的這個細分市場還是以中國企業(yè)為主?!?/p>
“雖然東南亞也有一定競爭壓力和外貿風險,但是目前預計,今年上半年華勁在東南亞的銷量可能會有30%的增長。”喬亨通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喜歡和中國人做生意”
“你們是做太陽能的企業(yè)嗎?”在記者采訪一家頭部太陽能光伏板參展商的間隙,一位菲律賓采購商走上前來詢問。
這位采購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叫Jhun Ferrer,今年是第一次過來廣交會逛展。“會來這里是有之前認識的中國企業(yè)推薦,所以來廣交會看看有沒有可以采購的產品?!?/p>
Jhun Ferrer講述,他主要做電力行業(yè),從2014年開始他就和不少中國制造商、供應商打交道,雖然菲律賓一些公司不一定會優(yōu)先采購中國品牌,但不少公司很認可中國品牌,尤其是質量好、價格實惠。剛剛他來詢問太陽能光儲產品,是想引進菲律賓的工廠,畢竟光伏發(fā)電成本會比電網(wǎng)便宜不少。但在選購時,對比價格他還是會關注品質多一點,畢竟好的產品才能用上很長時間,一旦用了不好的產品,光伏發(fā)電出問題也會影響工廠生產。
“這些年我還去過山東、浙江、江蘇等很多中國省份,我很喜歡和中國朋友做生意,他們都很友好和可靠?!盝hun Ferrer說道。
民間層面,東南亞和中國商人的互通有無,交織成中國和東盟緊密的經貿關系。在不少中國企業(yè)看來,政策層面頻頻釋放積極信號,也給他們開拓東南亞市場帶來了更多動力。
華勁車軸東南亞銷售經理喬亨通留意到,這周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政府正式簽署了關于互免持公務普通護照和普通護照人員簽證的協(xié)定。
“我在馬來西亞的客戶也給我分享了這個新聞,雙邊互免簽證對我們布局東南亞業(yè)務提供了很大便利,無論是經貿洽談,還是中國團隊飛往馬來西亞配合當?shù)剡\營、服務客戶,免簽都提供了很實質性的幫助?!眴毯嗤ㄌ寡浴?/p>
在進入東南亞的過程中,中國企業(yè)也經常強調要借助當?shù)睾献骰锇榈牧α俊?/p>
錦浪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更好把控品質,加上中國制造的成本對比歐美品牌還是會低30%到50%左右,所以現(xiàn)階段公司的產線基本還是在國內,產品生產下線后再出口到海外。但在東南亞拓展市場的時候,則會更多做本地化的工作,比如本地化布局技術支持服務團隊和銷售團隊,自己的銷售人員還會配合當?shù)卮砘锇槿ラ_拓市場。在承接政府訂單時,錦浪也會聯(lián)合當?shù)氐腅PC(工程總承包)去競標大型地面電站等項目,這種合作模式已經非常成熟。
現(xiàn)在談及出海,一個流行的觀點是出海企業(yè)要有“Glocal”思維,即既要做國際化也要做本地化的公司。中國企業(yè)要真正在東南亞沉淀、落地,不少廣交會上的受訪企業(yè)認為現(xiàn)在的重點已經不完全是“賣產品”。
“現(xiàn)在東南亞家電市場基本還是日系的天下,雖然在空調等部分品類國產品牌的市占率可以做到頭部,但是日系畢竟進入東南亞的時間比我們早很多年,當?shù)叵M者就會形成比較固化的品牌認知?!鄙鲜龊柟ぷ魅藛T分析道,不過在她看來,國產品牌的突破口或許在于把售后和服務做起來,因為東南亞氣候普遍炎熱,空調、熱水器等電器不時需要維修,售后網(wǎng)絡的搭建就很關鍵。營銷方面,東南亞一些小家電的銷售其實掌握在安裝工手里,這時候除了鋪設商超這些大渠道以外,給安裝工一些營銷返點,都是搭建本地化營銷服務體系的一環(huán)。
汽配方向的喬亨通也有類似感受,在他看來,華勁現(xiàn)在做的不單單是產品,因為如果僅僅比拼性價比,競品永遠能開出更低的價格,所以公司只能從服務入手,從售前—售中—售后三個維度提供技術服務,比如某個掛車制造大客戶想要減輕車身重量,團隊就制定定制化技術方案,提供輕量化的零部件產品。尤其在拓展大客戶上,更會著重技術溝通、產品對接。
或許對比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出口東南亞不再能“彎腰撿錢”,但對眾多國產品牌來說,建立長期競爭優(yōu)勢的時機到了。